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孩子吃饭有“黄金法则”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4-02

       奶奶追着喂,爷爷说好话求,妈妈急得直叹气,爸爸说起来就摇头,但是宝宝就是不好好吃饭……解决宝宝不好好吃饭就没有好办法吗?   有!专家介绍了一条让宝宝好好吃饭的“黄金法则”: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吃,家长说了算;吃不吃和吃多少,孩子说了算。   早晨起来,妈妈做好了早点,宝宝一看不对自己的口味,摇摇头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冰淇淋。妈妈要很耐心地告诉他,咱们家早晨只有牛奶、鸡蛋和馒头,早晨不能吃冰淇淋的,你如果现在不吃饭,就要等到中午12时才能吃午饭,这中间只能喝水,没有食品的。孩子还是说,不吃不吃就是不吃!妈妈再问一遍,还是这样,那好吧,这时候妈妈就要毫不犹豫地把早餐收起来,把零食都藏起来,放到孩子找不到、够不着的地方。   到了中午12时,孩子一看是面条,喊道:不吃不吃我不吃,我要吃麦当劳。这时候妈妈不要着急,要耐心地告诉孩子,午饭就是面条,没有麦当劳,你如果不吃,就要等到下午爸爸回家后才能吃晚饭。如果小家伙还是坚持不吃,不要勉强,把午饭收起来,把零食保管好。 ...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喂养  饮食  心理   | 无评论

十大爱心叮咛(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30

       十大爱心叮咛,希望对家有零至3岁的孩子的你有所借鉴。          1.父母要在孩子零到3岁花多点时间来陪伴他,这样3岁后的孩子就会很好带了。          2.不让3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尤其暴力或打斗的节目,切切不可让孩子看。建议父母和家人都在晚餐后不看电视节目,改而聊天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动。          3.不让孩子吃无营养的食物,如零食、汽水、糖果等。零到一岁,希望所有自称“会给孩子最好的”的母亲哺喂母乳。          4.要常赞美孩子。就算人家孩子一岁多就会踏脚车了,孩子近3岁才学会,我们还是以一副“哗!你好厉害。”的心情来热烈拍手鼓励他。          5.不打骂孩...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亲子游戏  心理   | 评论: 1

一起来分析孩子嫉妒的心理(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26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     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错事而哥哥却没有的时候,虎虎就撅着嘴说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却没有或者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而自己却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欢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诱发他们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专家指出,过分的妒嫉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自己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达到上学年龄...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心理   | 评论: 3

神奇的格林·杜曼教育法(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23

         小宝宝生来就具有高度学习的热忱,他们什么都想学,而且是立刻去学。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在其6岁前就已经决定了。学习的能力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越难以接受事实的本质。反之,年龄越轻,则越容易。6岁前的学习能力是6岁后的三倍。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你一定会成为格林·杜曼的拥趸,把自己的宝宝培养成“天才”!            格林·杜曼是一个人名字,他是美国费城人类潜能研究所的所长,他最开始致力于研究怎样让脑损伤的的孩子恢复正常,比如脑瘫。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明了一些方法,不但治好了脑部疾病,而且孩子还非常的聪明,他把方法用在了正常的儿童身上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可以无障碍的阅读了!      &n...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早教  心理  智力开发   | 无评论

父母学做之-培养与人友善的孩子!(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23

  交流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并不是每个宝宝在长大后都具有良好的交往习惯。想培养一个与人友善的孩子,从他一出生就要开始了。   刚出生的小宝宝都是友善的,就像一句古话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会继承父母的性格和特征。但同时,他们天生也带有与人交流的能力,这是一种本能,这样,在爸爸妈妈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回应。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父母还是新生的小宝宝都能影响对方,这为他们将来能够与人友善交往打下了基础。   只有父母才能够培养出小宝宝善于与人交往的气质。孩子们通过模仿我们成年人表现出他们的友善。他们会模仿我们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和各种各样的行为,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动作都要表现得夸张和有戏剧性,以便吸引他们去模仿。   在宝宝出生后这短短的一年里,他将能够认识到很多的社交技能和礼节。小宝宝天生就对人类的说话声有反应,所以,我们要一开始就不停地对他们说话。你的谈话将能够培养出你的宝宝非常友善的性格。   鼓励你的宝宝与人交往   刚出生   你的脸要靠近小宝宝的脸,最...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心理  育儿  亲子游戏   | 无评论

暴力性电玩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20

    暴力性电玩对玩家的不良影响,有如下几点:   容易诱发攻击行为   一个由美国心理学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就针对此一问题展开了调查,在观察了近4000名成人及孩童,及近2000种不同的电脑、电视游戏后,他们发现:太暴力或血腥的电脑游戏会对小孩的行为发展上造成影响。观察结果显示,孩童或青少年在接触这些电玩后,他们的行为、谈话会比较激烈、具攻击性且较不愿意帮助别人。   此外,研究者认为,暴力电玩游戏会比电视和电影中的暴力镜头来得更有伤害性,因为电玩游戏是互动的、令人全神贯注的,而且要求游戏者要认同侵略者。习惯攻击的年轻男性,于重复接触暴力电玩游戏时,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增加效应的影响。   另一个研究则显示,即使是短暂地接触暴力电玩游戏,也能短暂地增加参与者的攻击行为。   对暴力行为变得麻木   青少年从电玩中感受虚拟实境之刺激,进而在校园中实际体验暴力杀戮的快感。相当多父母反对网络和电玩的暴力,各种暴力角色展开各式的战斗,游戏中总有人被砍杀或被揍得粉身碎骨。研究显示暴力型电玩会使得玩家对暴力行为的敏感度减低,...

阅读更多...

类别:家 ๑۩۞۩๑ | 标签: 玩具  心理   | 无评论

分配家务(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18

          分配家务             a.布斯特·琼斯先生和夫人刚刚结婚,每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于是他们说好分担家务劳动。          b.为公平地分担家务,夫妇俩把每星期在寓所中要做的家务列成表。 布斯特:亲爱的,我查对了一半的项目。这些是归你做的家务。           c.珍妮特:对不起,布斯特,我认为你分配得不公平,你把所有的脏活留给我做,而你做的都是容易的活          d.于是,琼斯夫人拿过表格标出了她想要做的活儿,但布斯特不同意。      珍妮特:如果你要我做所有这些活,你就不是我的男人。        ...

阅读更多...

类别:家 ๑۩۞۩๑ | 标签: 家事  家人  心理   | 评论: 4

培养宝宝们社会交往能力(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13

      0—3岁是培养宝宝们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发现宝宝不合群并不可怕,但要意识到:是时候帮助宝宝交朋友了。也许您的宝宝对于交友的确有困难,那么父母就要给宝宝适当的指点和帮助。       说到帮助,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可以强制宝宝参与社会交往,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为宝宝创造条件,帮助宝宝寻找朋友,使宝宝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有朋友真的很快乐。    那么如何来打造我们的“社交宝宝”呢?这里倒是有三条锦囊妙计。    妙计一:多向幼儿园老师要“情报”    通过和老师的交谈,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果宝宝的老师认为他确实在学校不合群,那么,试着向老师建议:是不是能让宝宝在学习或是课外游戏时间,和其他小朋友结成对子,有意识得多安排他们一起活动。游戏是培养宝宝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父母要多鼓励自己的宝宝参加游戏活动,让宝宝走进别的小朋友中间去玩。通过游戏...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早教  心理   | 评论: 1

国外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能力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03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

阅读更多...

类别:家 ๑۩۞۩๑ | 标签: 户外  早教  心理   | 评论: 1

婴儿学习手势语言可提高未来掌握词汇能力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02

   生命时报       手势不如话语那样直接,但同样是有效的沟通方式,有时甚至更具有优势。据美国“健康日”网站2月12日报道,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婴儿手势越多,未来掌握词汇的能力越强。     研究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梅雷迪思·L·罗韦及其研究小组,在对美国芝加哥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50个孩子进行调查后发现,宝宝在14个月大时的手势情况与4岁半时的词汇量大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婴儿时期手语丰富,那么日后其词汇量就更大,入学后其语言能力也更突出。     另外,新研究还发现,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来自“高收入、受教育程度较好家庭”的宝宝手势平均表达24种不同意思。而同龄的低收入家庭的宝宝手势只能表达出13种不同的意思。而且这种差异会一直持续到上学期间的词汇学习。     鉴于婴儿手语对于日后词汇学习之间的...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心理  研究  智力开发  新生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