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7-12月散居婴儿爬行环境的研究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6-30

文章来源:宋利红教育教学网

  一、问题的提出

  爬行作为婴儿出生第一年内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是婴儿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爬行使婴儿全身各部位都参与活动,并相互协调保持平衡,训练婴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为站立和行走作准备。爬行可以扩大宝宝接触和探索环境的范围,增加认识事物的机会,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爬行能促进宝宝眼、手和脚协调运动,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对婴儿的感知觉、认识经验、情绪发展等诸方面均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爬行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我园处于城郊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较快,但是在婴儿养育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如婴儿的带养任务多数由祖辈家长承包,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爷爷奶奶的任务,尽管年轻的家长能接受新的育儿理念,自身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但是他们没有机会落实教养任务,而祖辈家长观念陈旧,较难接受新事物。他们受传统文化背景、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更加关注婴儿学习走路,认为爬行又脏又危险,很少让婴儿进行爬行动作的学习和体验,有的甚至极其反对和制止爬行,宁愿抱着避免危险,或是过早让婴儿练习走,使婴儿没有机会充分发展爬行动作。而直接学习行走,这样跳跃式的发展可能在短时期内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更加容易被忽视。更谈不上为婴儿学习爬行创设适宜的环境。

  本课题提出的“婴儿爬行环境”是指根据7~12月宝宝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根据宝宝爬行需要进行规划和布置环境,为宝宝学习、练习爬行开创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及温馨、鼓励、积极的心理环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进一步验证和探索7—12月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索指导家庭创设适宜婴儿爬行环境的操作策略、途径及方法,提高家长指导婴儿爬行的能力,提升婴儿家长的教养态度、育儿观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通过社区摸底,把本社区一岁内的宝宝家庭纳入我们的指导范围,在自愿的基础上,重点选择8个婴儿家庭(7~12月)进行爬行环境的个案研究。

  (二)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社区7——12月散居婴儿爬行环境创设现状。

  2、通过调查及资料收集,初步拟定创设家庭适宜的爬行发展环境的方案。

  3、通过各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形成一系列指导家庭爬行环境创设的方案、策略。

  (三)指导城郊社区7~12月婴幼儿家庭爬行环境创设的策略

  1、专业引领的策略:指在专家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专题讲座报告、理论学习辅导、教学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婴儿家长提高认识,尝试创设适宜的婴儿家庭爬行环境。

  观念直接影响行为,为了促使家长改变已有陈旧的育儿观,我们花了比较多的功夫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先进的育儿理念,加深对脑科学的认识,对最新的有关婴儿爬行的理论研究及时获得了解,形成比较先进的科学育儿理念。通过每月一次的早教亲子开放活动进行专门的讲座及现场指导,讲座有邀请婴幼儿教育专家的专题性报告、也有园长、老师所做的讲座沙龙,我们把讲座的内容进行计划,分单元进行落实。

  课题组成员:何群英、宋利红、周蓓红(执笔)、黄华、陆慧瑛、施蕾、钱英、张春华、褚惠华

单元

主题

形式

单元一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报告主讲人:赵园长

单元二

今天我们怎样做家长?

专家报告主讲人:张惠(区家教专家)

单元三

婴幼儿爬行,成长的第一个里程碑

讲座主讲人:赵园长

单元四

你的宝宝会爬吗?

讲座主讲人:赵园长

单元五

婴儿九大敏感期

讲座主讲人:张医生(区妇幼保健专家)

单元六

创设一个适宜爬的家庭环境

讲座主讲人:早教指导教师若干

单元七

你们是怎样支持宝宝爬的?

家长论坛主持人:宋利红

  除了对爸爸妈妈的宣讲,我们把目光投向宝宝的主要带养人,考虑到祖辈家长文化层次不高,他们也听不懂长篇讲座,我们利用祖辈家长每天带宝宝到社区小花园玩的机会,开设“小花园祖辈角”,指导者定期深入小花园,走到祖辈家长中间,倾听来自祖辈家长的教养问题,并及时地送去先进的教养观念。

  课题组还根据家长的需要,编辑出版了 “育幼宝宝乐园”小报,一张A3纸的小报,开辟有7个专栏,有介绍爬行等理念的“成长阶梯”、推荐爬行游戏的“爬行天地”、适合不同月龄宝宝的食谱专栏“快乐饮食”、专门帮家长解惑的“育儿问问问”、我们还及时把被指导宝宝的案例、照片等进行发表,叫做“我爬、我快乐”和“宝宝稚语”,这些来自周围的声音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我们的小报定期刊发,基本上是每月一期,通过早教活动、小花园祖辈角等免费派送到家长手中。

  2、结对指导的策略:

  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幼儿园骨干教师(有2~3岁托班教养经验的、自己有孩子的小妈妈老师、思想素质高的)组成的早教指导者队伍,与社区婴儿家庭结对,进行一对一式的早教指导。

  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们面向社区多次开放了早教中心,吸引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研究中,随后以家长自愿为前提,指导者与家庭完成结对协议。

  结对指导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以指导者主动上门为主,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对宝宝、家长进行一次爬行全方位的指导。每次上门前,指导者都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活动的准备工作,如设计好指导方案,如指导目标、方法等,与家长一起商量对策,活动后,及时进行效果反思,以便下次更好进行指导。也有家长带着宝宝来早教中心参加活动等,指导者与家长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极好地推动了指导效果。

  附一份指导记录

  “7-12月散居婴儿家庭爬行环境”指导方案

  育秀幼儿园
 

时间

2004.4.24

婴儿姓名

徐蓓蓓

月份

8个月10天

被指导者

徐小霞

指导者

张春华

地点

婴儿家中

活动过程(包括场地布置、辅助物、指导者语言等)

  在一个大房间内,整个地板上铺上了色彩鲜艳的、软软的泡沫地毯。为宝宝爬行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

  在开始爬行前,我先给家长做了一个示范:我用一只手顶住宝宝的后脚跟,促使宝宝把自己的尽儿往前使。接着,家长也进行了尝试和操作。但宝宝似乎兴趣不高,两只手懒散地放在地上,没有向前爬行的意识。于是,我就再做了一个示范:除了用一只手顶住宝宝的后脚跟外,另一个手略托起宝宝的腹部,引导宝宝向前爬行,同时要求家长不断用语言进行鼓励。如:“宝宝向前爬”,“宝宝小手爬起来”等。家长又照了我的第二个步骤进行了操作和指导。这一次,宝宝终于有了向前蠕动的意识了。

活动反思

  宝宝是一个对爬行还毫无意识的婴儿,家长平时在家也很少引导宝宝进行爬行的训练和指导。因此,宝宝相对有的孩子而言,爬行的关键期稍微晚来了一些。于是,指导者除了对家长在动作上的指导外,还要有语言上的指导。在动作指导和语言上的指导相结合的反复引导下,使宝宝不断地接受爬行练习的多重刺激,从而使宝宝逐渐产生爬行的意识。

  3、观摩示范的策略:指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通过指导者或家长的示范演示,启发家长创设适宜的爬行环境。主要借助早教中心开放活动,采用现场观摩、观看优秀示范家庭录象、照片等,使有效的爬行环境创设方法得以推广发扬,带动其他家庭共同进步。

  我们在幼儿园早教中心率先创设了一个家庭化温馨的宝宝爬行乐园,铺设了不同材料的地面,有凉席、羊毛地毯、塑料地毯、有坡度的软塑料、斜坡地板等,提供有响声的彩球等辅助材料。在早教中心组织家长参观环境,引导宝宝在中心体验爬行,让有经验的家长带着宝宝示范爬行游戏,指导者进行相应的讲解,组织接受观摩的家长进行讨论,共同研究如何创设适宜的爬行环境。

  4、同伴互助的策略:指有目的地引导家长之间结对交流、互相帮助的策略。充分发挥每个家长的长处,取长补短,形成家长之间同伴互助的氛围,更好推动共同发展。

  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如家长职业文化背景、所在小区等,有意识地推荐结对,使家长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在指导者的撮合组织下,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如相约到社区小花园散步、公园游玩、互相串门子等,这样的交流有助于解决家长教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给宝宝提供了的交往的机会,他们尽管很小,但是与同月龄宝宝交往,有助于宝宝社会性的发展。

  (四)城郊社区7~12月婴幼儿爬行环境创设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指的是家长在创设环境时要首先考虑到所创设的环境是否安全,保证婴儿在爬行等活动中不受伤害。7~12月宝宝开始学习爬行,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能看到的事物多了,“探索欲”也更强了,就有可能接触到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倡导卫生、安全、舒适、有序、软性的家庭环境,做好安全防范,避免婴儿在活动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变化性原则:指的是在创设家庭爬行环境中,应经常变化环境,促使环境与婴儿的互动。时有变化的环境可不断引起宝宝的新鲜感,使宝宝更加注意环境的变化,从而发挥环境对宝宝的刺激影响。

  3、游戏性原则: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宝宝而言也是如此,为了增加宝宝爬行的乐趣,在创设宝宝爬行环境时,也应当考虑引入游戏的因素,提供宝宝喜欢的玩具,如会动的汽车、球类,对已经会爬的宝宝更具吸引,这样宝宝就可以玩追逐游戏。

  4、激励性原则:指的是针对不同月龄段、不同爬行能力的宝宝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爬行环境,激励宝宝乐意爬,在爬行中自主发展。如针对较大年龄或爬行熟练的宝宝创设有不同坡度、楼梯的爬行环境,增加爬行的难度,促进宝宝更好发展。

  5、差异性原则:指针对不同家庭的环境现状进行相适应的爬行环境创设,因地制宜、灵活借鉴,展现独特的有创新的爬行环境。如三口之家可以创设宝宝专用爬行活动室、而小房子的家庭也同样可创设多功能的宝宝爬行区。

  6、渗透性原则:指在创设宝宝爬行环境时,把其他有价值的教育因素予以渗透,如宝宝简单的认识、语言环境。

  (五)城郊社区7~12月婴幼儿家庭爬行环境创设的操作指南

  1、宝宝爬行物质空间环境的创设

  我们所指的物质空间环境主要包括家长如何利用有限的家庭空间、材料布置适宜宝宝爬行的环境。经过大量的个案研究积累,总结以下操作指南。

  给宝宝一个自由爬行的天地之操作指南

创设内容

项目

操作要点

备注

宝宝的爬行活动室
(改造宝宝的房间)

地面

1、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摩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应根据宝宝爬行水平、季节更换提供不同摩擦力的地面。如冬季需要创设软而温暖的地面,爬行初期地面的摩擦力不能过大,减轻宝宝爬行的阻力。

2、瓷砖或大理石的地面,就应铺设软垫或地毯。软垫应挑选优质泡沫材料,如需拼装,不能有过小的零件,以免宝宝误食。地毯应经常保持清洁。

3、尽量减少或不放家具,使宝宝有足够的爬行空间。

注意点

1、较大会爬的宝宝家,可以在地上放软性的障碍物,如毛绒的大狗玩具、冲气沙发、大澡盆、装电器的空盒等,改装成山洞、隧道,设置一定的爬行难度。

2、夏天在地上爬行时,可在膝盖上带上护膝,防止婴儿因膝盖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护膝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膝关节活动度。

墙面

1、在宝宝能触及的墙面、转角包上软性材料。

2、为电器插座做好保护套,确保安全。 可配合宝宝阅读展示简单的实物图片及文字。

 

窗帘等辅助物

1、色彩柔和、温馨感的窗帘等,营造光线及色调柔和的氛围。

2、适当垂挂风铃、毛绒玩具作装饰。

 

玩具

1、提供软性的玩具,如毛绒玩具、软球等,没有尖锐突起的车等,最好是能滚动、移动的、发声的,引起宝宝的追逐兴趣。

2、玩具要根据宝宝的兴趣有目的地投放,并经常更换,一次投放不要太多,一般不超过3样。

3、利用棉被、桌子、椅子、大的纸板箱等,安排可让宝宝爬行穿越的棉被山、被垫山洞等大道具。

玩具应经常洗晒干净,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消毒。

在大床上爬行

适合爬的床

1、拿开被子,平坦的床垫是宝宝爬行的好战场。

2、床沿和床下应是软性的,床下可垫上地毯,床沿用被子等包裹,万一不小心,对宝宝的伤害会少些。

3、宝宝在床上时,一定要有照看的人。

4、较大的沙发也可让宝宝爬行。 如果家庭没有单独的宝宝房,大床是最好的爬行环境。

 

在爸爸妈妈身上爬行

爸爸妈妈身上

1、爸爸妈妈是宝宝最好的爬行玩具,在床上,扮演好你的角色吧。

2、变换你的姿势,让宝宝在你身上探索爬行,钻“山洞”——让他从你的肚皮底下爬过去; “突破封锁线”——把你的身体作为障碍物,让他从你的身上爬过去。

 

在社区活动

户外草地上

1、选择温暖的天气,让会爬的宝宝试试在平坦的草地上爬行。

2、如果宝宝怕草刺痛,带上一块大浴巾和一次性塑料桌布,先让宝宝在光滑的桌布上和浴巾上爬行,逐步过度到在草地上爬。

多让宝宝享受阳光和空气。

  2、支持性的爬行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也称精神环境,指的是宝宝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直接影响着宝宝的情感,对宝宝爬行等发展也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多关注:关注宝宝的寻常时刻,善于发现宝宝的细微变化,捕捉所有可能的机会,让宝宝尝试爬行

  (2)多放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宝宝在创设好的环境中自由练习爬行,给予宝宝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宝宝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才能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才能获得发展。

  (3)多鼓励:鼓励是一剂良药,适用于各种情况。在宝宝爬行活动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不爱爬的宝宝,家长就更加需要经常的及时的鼓励,创设游戏的挑战性的环境,激发宝宝勇敢地往前爬,当宝宝获得成功时,给予最隆重的表扬鼓励,及时进行肯定的强化。“宝宝,你真是太棒了!”“好宝宝,加油,你成功了!”在语言鼓励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动作的鼓励,这对于年幼的宝宝更加重要,一个紧紧地拥抱、亲吻、拍手,都是极强烈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

  (4)多参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爬行中的宝宝也是同样重要。亲子共同参与爬行活动,对宝宝既是提供了模仿的榜样,又可激发爬行的兴趣,同时可增进亲子情感,培养宝宝良好的个性,发展社会性、语言等能力。

  这里提到的参与,可以是家长和宝宝一起进行爬行比赛,当然,更多的可以是参与宝宝的爬行游戏,做一个合作者、引导者,鼓励者,最好家庭成员都能积极参与,排演不同的角色,营造和谐热闹的氛围;我们还倡导家庭串门互动,让同月龄的宝宝或不同月龄的宝宝在一起进行交流,同伴的影响有时会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

  3、宝宝爬行的准备须知

  (1)爬行时间段:选择宝宝睡醒后吃饱喝足后的时间,一般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临睡前一次,注意在宝宝情绪愉悦时进行,个别情况自行调节。

  (2)爬行前的衣着:衣服不宜穿得过多,除去宽大的外套,检查宝宝的尿布,如是一次性尿布需观察是否需要更换,放松宝宝的手脚,让宝宝轻松上阵。在活动过程中按需要增减宝宝的穿着。

  (3)爬行持续时间:因人而宜,一般以宝宝的兴趣和活动量加以控制。每次爬行练习时间不要太长,爬3-5分钟左右,让孩子休息一下,多间歇,多次数,每天练2-3次,每次10-30分钟。

  (4)播放宝宝喜欢的轻音乐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不宜过响或过轻。

  (5)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提示宝宝我们去做爬行游戏了。

  4、宝宝的爬行游戏

  游戏是宝宝的主要“工作”,也是家长容易学习接受的指导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早教指导者的深入指导研究,积累了大量的适合7~12月散居宝宝家庭爬行游戏,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

  (1)情境性游戏:指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积极引导宝宝在情境中边游戏边学习和练习爬行,发展基本动作。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创设物质的情境、还可以用语言创设虚拟的情境。对于宝宝而言,简单的玩具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了。宝宝喜欢鲜亮的色彩,当有颜色亮丽的东西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看,并想抓在手里;带电子音乐的小玩具、上发条可以动的玩具,让宝宝听声音找找,变化不同的角度,在宝宝身体不远处,摇动玩具,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宝宝会因为乐声的吸引,想办法过来,而爬则是他惟一可以利用的方法。

  附几则典型的情境性爬行游戏

  游戏1:床下寻宝

  活动目的:

  1、能低头从高60厘米左右的床下爬行。

  2、体验探险的乐趣。

  活动准备:

  床下、桌子底下打扫干净、色彩鲜艳的玩具。

  活动过程:

  请家长在床下和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将宝宝放在地上,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去找找看,看看是什么。”宝宝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寻找宝藏。当宝宝找到玩具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宝宝真棒!

  注意事项:

  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宝宝会拒绝寻找,这时家长可打开灯,或是将桌布、床罩向上折,使光线穿过,甚至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儿,激发宝宝去寻找。

  游戏2:翻越障碍

  活动目的:

  学习手脚较协调地爬过高10厘米的障碍物。

  活动准备:

  大的枕头、沙发垫、大的绒布玩具。

  活动过程:

  请家长在地毯上设置简单的障碍物,如大的枕头、沙发垫、大的绒布玩具。孩子和家长在房间的一边,教师手拿带响玩具说:“宝宝,快爬到这里来。”家长鼓励孩子:“别害怕,慢慢爬过去。”带着孩子沿着设置好的障碍一个一个地翻越:爬过这个枕头,绕过那个玩具动物。当宝宝全部完成后,要紧紧地抱他以示鼓励。

  注意事项:

  1、家长在前面引路通过这些障碍时,可用一个婴儿所喜爱的玩具引路,你在每个障碍物前晃动这个玩具,让婴儿想追上抓到它。

  2、一定要注意,当看到他追不上而兴趣低下时,要降低难度。

  (2)竞赛性游戏:指创设竞赛性的游戏氛围,激发宝宝爬的兴趣,鼓励宝宝积极参与爬行,发展爬行动作。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可以为宝宝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两个宝宝在一起,鼓励他们爬,当宝宝看到另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为了增加趣味性,家长可有意设计竞赛,在前面逗引,鼓励两个小宝宝一起爬向目标。最简便的方法是亲子间竞赛,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爬,逗引宝宝和大人比赛,爬一爬,比比谁先爬到终点,让宝宝多赢,好好夸夸聪明的宝宝。

  同样附几则竞赛性爬行游戏

  游戏3:看谁爬得快

  活动目的:

  1、能较快地向前爬行。

  2、获得与同伴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地毯、每人一个串铃。

  活动过程:

  几位孩子排成一排,教师手摇串铃引起孩子注意,并说:“声音多好听呀!”这时,每个家长拿一个串铃快速走到活动室另一边。走到后,家长也摇动串铃,教师随即对孩子说:“快爬到爸爸、妈妈那里去拿。快爬!加油啊!看谁爬得快。”孩子爬到家长身边后,家长抱起孩子亲一亲,并将串铃递到孩子手里让他摇动。

  注意事项:

  该游戏可经常玩,使孩子能爬得快一些。

  游戏4:亲子同乐

  活动目的:

  1、能较协调地向前爬行。

  2、感受亲子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室外铺垫子、一面小鼓、鼓槌一根。

  2、色彩鲜艳的玩具。

  活动过程:

  教师在室外垫子的一端放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家长将孩子放在垫子上双手双脚着地准备爬行,家长指着玩具对孩子说:“多漂亮的玩具呀!我们快去拿!”然后自己也跪地准备跟着孩子爬行。当教师敲响小鼓后,家长立即喊孩子往前爬,自己跟在孩子身后不断鼓励其:“加油!”当孩子爬过去拿到玩具时,家长给孩子戴上小红花。

  注意事项:

  该年龄孩子无比赛意识,活动中家长不必过分着急和催促,只要孩子往前爬就可以了。但当孩子望别处爬时,家长督促孩子向前爬到玩具那里。

  三、研究效果

  (一)增强了城郊社区婴儿家长早期科学育儿的意识,提高了养育技能。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社区婴儿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接受了来自早教中心的指导,宝宝的爸爸妈妈在“专家讲座”“妈妈沙龙”了解信息,逐步改变把孩子放手老人或乡下的错误做法,用更多的空闲时间与宝宝在一起,照顾宝宝的生活、和宝宝游戏,关心宝宝的发展,为宝宝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而宝宝的爷爷奶奶,通过在“祖辈角”“早教中心”的交流,传统的教养方法观念一次次受到冲击,他们也能逐步配合,并且表现得更加热心积极。

  家长的早教意识明显增强,很多妈妈养成了及时写宝宝日记的习惯,在早教者的帮助下,他们还学习观察,有目的地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引导,客观记录宝宝的活动过程,并学习写教养反思。而爸爸则会拿起相机或摄录机,用摄影的手段记录宝宝的点滴成长。家长更加关注除爬行外的宝宝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地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养育技能获得较快发展。

  (二)促进了宝宝的动作、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我们为宝宝创设了丰富适宜的爬行环境,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调整完善,针对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规划环境,使每个宝宝都获得最好的爬行发展空间,充分自主地在支持性的环境中发展。在早教中心的宝宝,有的成了爬行冠军,战立和走的动作也特别早;有的宝宝从不会爬,到开始愿意爬,在爬行屋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更多的宝宝通过和爸爸一起爬行,对爸爸妈妈更亲近了,能主动与成人交流,语言发展特别好;宝宝的情绪愉悦、一日生活有规律、少了感冒、咳嗽,身体健康了……这些也许与爬行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一定是与爬行有关系的。

  (三)建立了一支早教指导者队伍,辐射社区0~3岁早教工作

  爬行环境的研究,造就了我园的早教指导者队伍,作为南桥镇的早教指导基地及中心,我们的软硬件都是比较过硬的,特别是作为软件的教师,早教者全部由我园的党团员组成,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园长等管理层全部全程参与,带出了一支思想过硬、吃苦耐劳的队伍。早教指导老师无论寒暑都坚持每周上门指导,与被指导家长的热线更是从不间断,从爬行环境到宝宝生活,都是家长前来咨询的问题,指导老师现身说法,常常能给予专业满意的答复。

  每月开放的0~3岁早教指导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从开始时电话说明邀请,到后来家长找上门来,排队接受指导的情景,由此,我园的托班招生更是出现连续两年家长隔夜排队的火暴场面。我们还先后向南桥镇姐妹园、区级带教园开放早教指导现场活动,受到了领导专家及同行的一致肯定与表扬。

  四、思考与讨论

  (一)城郊婴儿家长素质如何得到整体提高

  由于课题选择研究的个案都是家长自愿的,所以这部分家长本身比较重视宝宝的早期教育,能积极配合开展课题的研究,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课题之外的大部分家长则并非如此,想要推广我们的成果必然会更加艰难,如何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看来还得靠我们去寻找更好的方法。

  (二)应关注除爬行之外宝宝的整体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宝宝都喜欢爬行,宝宝的爬行等动作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传递给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应是多元的,根据不同宝宝的特点,有针对性创设环境,增加亲子的交流与互动,使宝宝得到关注,同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宝宝更加全面发展,特别是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于0~3岁宝宝尤为重要。

  (三)早教指导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应得到充分关注

  在全社会关心和重视0~3岁早期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这一块的工作,光靠我们幼儿园显然是不够的,幼儿教师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似乎更容易参与,但是,她们现在的工作是超负荷的,早教上门都是利用了休息时间,本身的工作已经很忙,还要加上0~3岁,许多老师都是在奉献,这样的话,一天两天还行,日子长了就很难应付,所以必须要呼吁全社会都来真正关注0~3岁教育,政府部门协同建立更完善的机制等,使我们城郊的婴儿也能享受到最优化的教育。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智力开发  爬行  研究  


1 条评论
a lion [2009-06-30 22:01:12]
Thumb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