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时,口唇接触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发地作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自发的出现吸吮动作。 稍大一点,饥饿时大多数宝贝(占婴儿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必太在意。 2~3岁后,宝宝饥饿时会要求吃东西,这种吸吮手指现象逐渐消失。 宝宝4岁了,还吃手,甚至出现咬指甲、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的现象,就可能是行为问题,需要进行矫治了。 宝贝吃手有原因 宝贝需要吸吮。刚出生的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吸吮手指,这是一种替代和安慰。 吃手是宝宝对爱的呼唤。爸爸妈妈或看护人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很少陪宝宝说话、做游戏,宝宝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吃手是宝宝的一种自慰方法,其中多少有些无奈。 吃手是宝...
看医生时查什么 ·告知医生儿童喂养和发育史,包括是否为母乳喂养,何时添加了什么食物,婴儿何时能抬头、抓握、爬行、进行社会交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母亲妊娠、分娩过程中有无发生异常等。 ·进行体格检查。如测量婴幼儿的体重、身高,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智能发育指数(mdi)测定、运动发育指数(pdi)测定等。 ·新生儿疾病筛查。如新生儿听力测验等,必要时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尤其是婴儿,体重、身高、智能及运动发育等指标需要以月为单位衡量。由于内脏功能尚未成熟,营养供需矛盾很大,婴儿很容易受到疾病和不良环境的伤害。所以,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由儿童保健医生监测其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时对父母进行指导等很有必要。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7岁儿童每年1次。 &nbs...
1、宝宝生理成熟度 大约再18-24个月的时候,宝宝的直肠括约肌与膀胱发育成熟,能控制便便何尿液的“存”与“放”,此时尿裤子能保持2-3小时以上的干爽。 能够坐立与站立,或者灵活的走路、顿下、起立后,表示肌肉神经已经发展至一定的程度,也是训练大小便的最佳时机。 宝宝懂得挤压腹部肌肉,帮助排便。 2、宝宝心理上的成熟度 宝宝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与动作,并且能够听懂你的指示。当宝宝认知能力到了某些单词或语汇之后,才能听懂对他提出的口令,再尚未学会表达之前,当宝宝尿湿裤子的时候要清楚的告诉他“宝宝尿尿了”、“宝宝大便了” 宝宝愿意配合你的抱姿与口语指示(如“尿尿”、“恩恩”等)。 宝宝反映自己的裤子湿了、脏了。 宝宝能够感觉出便意或尿裔,会想你表达或要求你待他去厕所。 宝宝会喜欢跟你去厕所并开始模仿的时候。 如...
八字脚需补充钙 幼儿的八字脚表现在腿上,也就是常说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的幼儿爱夹着大腿走,一般都不爱走长路,老嚷着让妈咪抱,有时候这种姿势的幼儿是缺乏肌肉负重锻炼,妈咪别老宠着,要让他多做些锻炼;O型腿的幼儿走路像骑马,不过不用担心,慢慢自己就能调整过来。这两种走态一般在2岁就能慢慢恢复正常,但如果一直这样,就有缺钙和维生素的迹象,需要治疗。像O型腿严重的幼儿甚至要给双腿打上石膏来纠正 跌撞易影响平衡 剪刀步和醉步,这两种步态的共同点是跌撞、不稳。事实上,幼儿学步时的跌撞、摔跤都是正常的,在跌撞中他能很好地控制脚步。不过,如果到2岁后还是这么跌撞着走,那么就要带他去医院,一种可能是骨架结构的问题;另一种可能是小脑疾病[起点早教网]影响平衡,也可能是脑缺氧或脑瘫。 ...
直肠温度计: 用冷水和肥皂将温度计的顶端洗净; 在顶端涂抹少量润滑剂(例如凡士林),打开温度计; 把宝贝肚子朝下放在腿上,露出他的小屁屁; 轻轻的将温度计的1/2到1''插入他的肛门,将手紧贴在宝贝的屁股上来保持温度计的位置; 当你听到beep声就拿出温度计并读取温度值; 之后关掉温度计,将温度计和你的双手在温水中用肥皂洗净。 口腔温度计: 用冷水和肥皂将温度计的顶端洗净; 打开温度计,把它的顶端置于孩子舌头下面靠近口腔的根部;(如果你的孩子吃过或者喝过了凉的东西,就要等一下再测温度) &...
1.奶品是婴儿最好的补钙来源,就钙容易吸收的程度来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鲜奶。 2.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补钙方法是分别服用VD和钙剂。 3.夏天户外活动较多,1岁以上宝贝暂可不服用VD以免蓄积体内引起中毒。 4.婴儿胃酸浓度低,最好选择葡萄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钙;2-3岁后胃酸浓度逐渐增高,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 5.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尽量多露出皮肤,增加皮肤对 VD的合成。 6.菠菜、苋菜等绿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响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钙吸收。 7.避免把钙剂放到牛奶、米汤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吸收,导致体内钙吸收下降。 8.烹调鱼或排骨放些醋,用小火长久焐焖,使鱼骨、排骨中的钙充分溶出,钙与蛋白质在一起也最容易被吸收。 9.大米和白面...
宝贝的小手一天分秒不停地乱动乱摸,下面的七步一定让父母教会宝宝哟。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根据个人工作环境和其他情况,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而且如果在洗手过程中用的是“脚踏式”或&ld...
新生儿出生以后,随着脐带的剪断和脐带残端的脱落,就产生一个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的创面,很多新生婴儿因为脐部护理不当而导致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在出生后(或出院后),父母要用消毒棉签蘸上消毒用的碘酊(或碘氟)涂在孩子的脐带残端或脐根部创面上,每天涂3~4次。如果使用2%的碘酊,涂后一定要用75%消毒酒精将浓碘酊再擦掉,否则容易造成脐周围正常皮肤烧伤。但如果单用酒精消毒则效果不好。如果脐部已经结痂,则应该用碘酒棉签彻底消毒,必要时可以用手捏住脐部两侧,轻轻挤压结痂部位,或用手指将脐部结痂撑开,以检查是否有痂下积脓。一旦发现痂下积脓,则应使用2%碘酊和75%酒精反复多次消毒。 如果发现脐周皮肤红肿,或孩子伴有发热、吃奶不香、精神不好,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作者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儿童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