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的重要性 人的口腔内有三对共六条唾液腺:分别为耳下腺、舌下腺和颚下腺,全天随时在分泌唾液。口水的功用包括:1、润滑口腔。2、唾液中含有淀粉的消化酵素,可以将食物做初步的处理。3、清洁口腔,减少牙齿产生蛀牙的机会。所以对成人和孩子而言,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3-4个月起口水大增 宝宝自出生起,唾液腺的发育也同时展开。一开始,由于变化不大,所以口水量并不多。 直到宝宝长到3-4个月大时,唾液腺的发育过程比之前要好,所以口水量大增,加上孩子口腔小、吞咽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没有办法将口水全吞下去,以致于形成所谓的“口水流不停”的现象。有些孩子从两个月大起就一直流口水了,这是每个人发育情形不同的关系。 平时我们不会特别感觉到口水弥漫,那是因为成人能够不定时地吞咽口水。 “吞咽”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在年幼的宝宝身上,却还不能获得完善的控制。当他专注某项事物,或是放松的时候,口水就会流出嘴角,家长看了当然会觉得宝宝的口...
盗汗是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又称“寝汗”。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佝偻病患儿出于身体虚弱,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此属盗汗。另外,活动性肺结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等病证也可出现盗汗现象。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多与心肺肾三脏阴虚有关。常见症状为睡时全身汗出,醒则汗止,常兼五心烦热,口干口渴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补肺经200次,清心经200次,补肾经200次。 ...
一、宝宝为什么会倒睫毛? 倒睫俗称“倒睫毛”,小儿的倒睫较为常见。许多年轻父母看到宝宝眼睫毛向内倒长十分担心,甚至到处求医就诊,但因说法不一总是放心不下。由于婴幼儿脸庞短胖,鼻梁骨尚没发育,眼睑(俗称眼皮)脂肪较多,睑缘较厚,容易使睫毛向内倒卷,造成倒睫。 婴幼儿睫毛多数纤细柔软,加之小儿泪液分泌较多,泪液也较黏稠,纤细柔软的睫毛蘸着泪液在眼睛表面刷扫,但多数不会造成对眼的损伤,由于宝宝不时地眨眼,睫毛的移动会带着泪液到角膜(黑眼珠)的各个部位,而角膜是无血管的,它的营养供应主要靠泪液供给。 所以一般的小儿倒睫是无害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脸型的变长,鼻骨的发育,绝大多数的倒睫是可以恢复正位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担忧。 如果婴幼儿倒睫的睫毛又粗又短,则可造成眼的损伤,其损伤表现为眼红(结膜充血)、怕光、流泪、喜揉眼,检查时可发现角膜上皮点状脱落、灶性浸润等。 一般说来,倒睫如引起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应予治...
捏捏小手,对3岁以下的宝宝腹泻时会起到一定帮助。 止住腹泻要从调整脾胃入手,而3岁以下的婴幼儿,穴位和成人的有所不同,特别是手上的穴位较多。从经络的角度看,管脾经、胃经的脾土穴就在小手上,所以推推这些穴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泻的症状。 脾土穴在大拇指桡侧面(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在腹泻时要用推的手法,用左手食指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轻轻直推,大约150次左右即可。 同时,还可以配合摩腹,即用手掌在腹部轻轻打圈,并揉揉龟尾穴(在尾骨的最末端),大约3分钟左右,然后从尾骨向上数,到第七节,为上七节骨,轻轻揉150次左右。 来源: 魅力天津
给宝宝洗脸、洗手应注意的细节 (1)动作要轻柔。因为这时的宝宝皮下血管丰富,而且皮肤细嫩,所以妈妈在给宝宝洗脸、洗手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使宝宝的皮肤受到损伤甚至发炎。 (2)要准备专用洁具。为宝宝洗脸、洗手时,一定要准备专用的小毛巾和脸盆,在使用前一定要用开水烫一下。洗脸、洗手的水温不要太热,和宝宝的体温相近就行了。 (3)要注意顺序和方法。给宝宝洗脸、洗手时,一般顺序是先洗脸,再洗手。可以用左臂把宝宝抱在怀里,或直接让宝宝平卧在床上,右手用洗脸毛巾蘸水轻轻擦洗。也可两人协助,一个人抱住宝宝,另一个人给宝宝洗。洗脸时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宝宝的耳朵里,洗完后要用洗脸毛巾轻轻擦去宝宝脸上的水,不能用力擦。由于宝宝喜欢握紧拳头,因此洗手时妈妈或爸爸要先把宝宝的手轻轻扒开,手心手背都要洗到,洗干净后再用毛巾擦干。一般来讲,这时的宝宝洗脸不用肥皂,洗手时可以适当用一些婴儿香皂。洗脸毛巾最好放到太阳下晒干,借太阳光消毒。
孩子喉咙里有痰,常常不能像大人那样顺利地把痰咳出来。这些讨厌的痰容易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得想办法把它们赶出来!如何有效地帮孩子排痰呢? 保持湿润 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极为重要,可用干净的湿布抹地板,也可使用超声或电动雾化器,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这样可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有利于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排痰。另外,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饮水排痰 让孩子多喝水,尤其是23℃左右的凉开水,因为饮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除。孩子生病后,不仅食欲差,而且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从而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稠度,多饮凉开水不仅有助于退热,还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此外,凉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拍背排痰 拍背排痰的...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