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对宝宝发脾气没好处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13

 来源: 青岛晚报   插图/宋成勇   ...

阅读更多...

类别:家 ๑۩۞۩๑ | 标签: 爸爸  育儿  家事  家人  亲子游戏  早教  心理   | 宝宝:qooboo | 评论: 1

让我们的宝宝远离“暴力”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12

  不管你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还是“男孩子就是要打了才能记住道理”的实践经验,你都应该知道:暴力不是教育,暴力只会导致暴力。   近代科学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都显示,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除了肉体的,更是心灵的,且伤害的记忆甚至会影响他今后的一生。家有暴力娃娃,多半也有暴力爸妈,你一定要反省自己在打孩子这件事上的态度了。翻阅育儿书刊,上网查找育儿知识,向朋友讨教,参考过来人的建议,这些,都可以让你找到N+1种代替打孩子的办法。   西方父母在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多用Time Out的办法——让孩子暂时独处一室好好反省。如果你不习惯Time Out,那么在举手打孩子之前,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你严肃的表情,坚定的语气,都比打更能体现权威。告诉孩子“打人就没有朋友”的道理,不要怕麻烦,道理讲100遍,就算孩子不听,也会渗透进他的心灵。   此外,孩子有时候的过激行为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你们亲子共处时间较少,你更要提高亲子共处时的质量,给孩子足够的爱...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育儿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当妈妈离开宝宝时请学会打招呼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10

         婴儿很小的时候十分爱哭,不管母亲是否在身旁,肚子饿了就哭,尿布湿了也哭。但是,等长大到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婴儿见不到母亲就哭。这对母亲来说,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婴儿已认得自己的母亲。但是,只要母亲不在,孩子就哭,例如母亲上厕所或去洗澡,孩子就“抓抓”哭起来没完,使人心烦,感到伤脑筋。母亲离开婴儿之前,给个信号,表示要走开一会儿,如对他说:“妈妈去一下厕所,不要哭嗅!”“去洗个澡,干净干净,等着吧!”这样,婴儿好像听懂了似地等待着而不哭。          从厕所、浴室回来的时候,最好再打声招呼,说:“你看,我又出现了”,“喂,我回来了”。这样,婴儿就把母亲去厕所、浴室和“我回来了”结合在一起,慢慢地懂得“离开一会儿的...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智力开发  早教  亲子游戏  育儿  心理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宝宝正值淘气时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9

    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形成,兴趣爱好的逐渐广泛,模仿力增强,探求尝试活动越来越多,以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由于认知能力不高,自我制约力不强,往往做出令人哭笑不得、应接不暇的蠢事或恶作剧。尤以男孩居多。遇到这种淘气的孩子,家长可借鉴下列几种方法;     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专心致志、兴趣亦浓地做事时,最耽心别人打扰。孩子也有同样的心情。他们常常将家中的东西,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不管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拿来作为道具,兴趣十足的游戏。在这种时候,家长强迫、威吓幼儿终止游戏,是不明智的。可以利用幼儿注意力的自控能力较弱,稳定性差的特点,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随机将不可以玩的东西,放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为好。     正视现实     孩子的个性及兴趣由于各年龄阶段的不同,它们所体现的程度也有差异。家中如果真有一个小淘气,家长也要正视现实,理解孩子的心情,走进孩子的心里,与之交朋友,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及表扬,使他们在好的方面得到强化...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早教  育儿  心理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当宝宝有了依恋行为怎么办?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8

  孩子跟随父母是一种依恋行为,是完全正常的,随着孩子自主性的增强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依恋过度”、老缠着成人不放的孩子往往比较胆小,或因缺乏安全感,或因缺乏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提供逐步锻炼的机会,不要强行甩开或打骂他们。事实上,造成“依恋过度”的局面,往往与父母的照看方式有关。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不提供让孩子独立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会形成孩子的“依恋过度”。因此,可以说,孩子过度地缠着父母是由于父母过度地“缠”着孩子而造成的。    为了避免或克服这一状况,平时,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玩具、图书或画笔,并提供机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当孩子独自游戏时,父母可逐步地拉大与孩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使孩子逐步适应与父母的短暂分离。      此外,要注意别让孩子形成痛苦的分离经验,因为孩子一旦经历过痛苦的分离,便会增强分离时的焦虑。最常见的痛苦经验来自父母的欺骗。“听话!妈妈出去...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心理  育儿  亲子游戏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表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8

           1个月:两手捏拳,刺激后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依然呈握拳状态,但紧张度逐渐降低。             3-4个月:能将双手放到面前观看并玩弄自己的双手,出现企图抓握东西的动作。             4个月:能在拇指的参与下抓住物体。             5个月:能抓到一手距离之内的物体。             6-7个月:能在双手间有意识地准确地传递物体。    &nbs...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智力开发  早教  亲子游戏  育儿  心理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切忌将食物作为一种奖励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8

    切忌将食物作为一种奖励,“如果你把玩具收好,妈妈就带你去吃肯德鸡”;或是一种惩罚,“不把玩具收好,以后就不去吃肯德鸡了”。久而久之,孩子会把食物当作一种依赖。       不能用食物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妈妈有事,这里有包小饼干,你坐在沙发上慢慢吃,不要吵闹”。这样很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在情绪紧张或厌倦时就想吃东西的习惯。       不要将食物用作一种慰藉,如,用饼干安慰跌跤的孩子。这可能造成孩子将食物当成安慰物,万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就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       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难免会使用以上方法,这并不说一定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提供好的模仿行为       要记住,孩子往往不会照我们...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喂养  育儿  心理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如何知道宝宝迟迟不长牙的原因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8

婴儿通常在6个月左右开始陆续长牙,如果在1周岁左右才萌出第一个乳牙,仍可认为是正常的。但超过1岁以上还没有萌出第1个乳牙时,这种现象称为“乳牙迟萌”。 发现乳牙迟萌,首先应该考虑宝宝是否患有全局性或局部性疾病,从而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全身因素指营养严重缺乏,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以及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不足。局部因素指牙龈纤维瘤、萌出性囊肿等,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如果不查清原因而盲目大量补充营养是不对的。还有,长期不长第1个乳牙,也可能是患了“无牙畸形”,应该到医院照X光片查清楚。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长牙  育儿  日常护理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诚信孩子,从小培养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5

    孩子逐渐形成道德的是非观,但还处于低级的萌芽阶段。孩子的行为主要以愿望为主,一般并不运用道德准则主导行动,也很少运用道德准则认识问题。加上小孩子自律能力有限,当愿望与行动不一致时,偶尔出现说谎也是正常。     有时孩子会通过判断成年人的态度,问话的语气、语调,问话的方式、情感以及在暗示的指向等来决定怎样回答问题。所以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会成为孩子说谎的诱因,又常常被成年人所忽视。     当孩子有意识说谎时,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容易在心理上投下阴影,有些孩子因此形成说谎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造成道德缺陷。     说谎发生后,做父母的首先要弄清他为什么要说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孩子在比较宽容的大人面前不爱说谎,因此,父母应该努力与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互相信赖的关系。当孩子说出真相后,决不可凶神恶煞地马上加以训斥甚至处罚,相反我们还应该和气地与他们娓娓面谈,要爱去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明白说谎的危害,知道诚实的可贵,教育他们以后不...

阅读更多...

类别:家 ๑۩۞۩๑ | 标签: 家人  家事  育儿  智力开发  早教  心理    | 宝宝:qooboo | 评论: 1

溺爱孩子有十种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8-05-05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

阅读更多...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心理   智力开发  早教  育儿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