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孩子饮水吗?也许你会认为这个问题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因为饮水是每日必做之事,哪个不会?其实不然,给孩子喝水确实有学问,里面饮食着许多科学道理。这里,有四个有关饮水的问题,让我们一一看来。 问题之一:饮什么温度的水? 经研究,喝烧开后再冷却至室温的水最有利于健康。烧开后再冷却的水,其中的气体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而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增加。这样的水与人体细胞内水的特性十分接近,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所以凉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加备注中的血红蛋白,并能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经科学家观察,常饮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不易疲劳。 需要注意的是,凉开水暴露在空气中后,气体又会重新进入水中。因此,烧开后冷却4-6小时内的凉开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长期贮存以及反复倾倒的凉开水会被细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将凉开水反复烧开,否则水中的重金属浓缩,不利健康。夏天可饮与室温温度相同的凉开水,冬天则应饮稍温的开水,因太冷的水会损伤孩子娇嫩的消化道黏膜,影响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
孩子腚、咸菜瓮,三九天,不怕冻。 肚脐眼儿,怕风寒,若拉稀,炒煳盐,敷三遍,保平安。 第一段是说,腌咸菜的缸水要到零下20度才结冰,孩子的屁股就像咸菜瓮不怕冻。所以北方的孩子穿开裆裤,大冬天的屁股露在外面也不怕冻,因为那里都是脂肪和肌肉。 第二段则是说,孩子的肚子最怕着凉,受了凉就会跑肚拉稀,就需要把食盐炒煳了,用布包起来,热敷肚子,这是古老的热敷疗法,准能治好腹部受凉。 现在看起来这两段民谣,真说出了深奥的道理。这里单说说肚子怕凉。 为什么宝宝的腹部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要求温度较高 与环境温差大 新生儿要求...
爬是婴儿成长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为,所以一定要引导婴儿爬行。爬行能促进大脑及各个神经纤维间的通畅联系。由于婴儿的前庭功能发育较早,所以视觉、听觉最先与前庭统合,孩子往往向着一个目标爬去,目标物会引起视、听的兴奋。8个月时前庭和小脑的协调使身体活动时有了保持平衡的可能;爬行训练可以加强前庭与感觉系统的统合,使身体感觉灵活,促进脑的发育;爬行时,左右肢体交替轮流运动的冲动通过桥脑交叉,几乎整个大脑都在活动;爬行还增进了母子间交流,能够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爬行使婴儿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加大了接触面,扩大了婴儿认识世界的范围,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思维和记忆的锻练,因此,充分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大脑各部位的发育及大小脑、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回路网的建立,都是有好处的。 爬行时,头颈仰起,胸腹抬高,靠四肢交替轮流抬起,协调地使肢体负重,锻炼了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锻炼了肌肉的耐力,能使每条肌肉充分发...
爬行是宝宝全身独立活动的最早形式,可以扩大宝宝的认识范围,加强孩子的感知能力,促进心理发展。爬行是一种全身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胸、腹、腰和上下肢各组肌群,使肌肉结实而丰满。爬行时,可以使婴儿善于运用脚上的肌肉,为今后站立做准备。 婴儿7~8个月时,每天都应该做爬行锻炼。爬行对孩子来说,幷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些孩子不爱活动,更要努力训练。训练爬行时,先让孩子趴下,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家长把宝宝的腿,轻轻弄弯放在他的肚子下,在宝宝的面前,放些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如不倒翁、会唱歌的娃娃、电动汽车等,以提高宝宝的兴趣,启发、引逗他爬行,此时,家长可以用手在他的臀部轻轻捅一下,或用手掌抵住他的小脚掌,孩子常常会向前扑,于是就慢慢地爬行了;如果婴儿俯卧位时,只会把头抑起,上肢的力量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撑起,胸、腰部位不能抬高,腹部不能离床时,父母可以用条毛巾放在婴儿的胸腹部,然后提起毛巾,使婴儿胸、腹部离开床面,全身重量落在手和膝上,反...
1—3岁的幼儿渐渐能够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他们不再是敲敲打打,扔扔捡捡,开始把物体当“工具”来使用了。这时,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的方法很多,这里简单列举几种小方法: (1)1岁半以后,可以开始使用儿童剪、串珠子,使用染料涂抹。 (2)1岁半以后,可以开始练习穿脱裤子和鞋。 (3)2岁左右可以开始使用筷子,婴儿用筷子要短一些,便于掌握平衡。 (4)会走以后,经常请孩子帮自己拿东西,如给下班的爸爸拿拖鞋,毛巾之类。 (5)2岁左右可以自己洗手,练习粘贴画。 (6)会走以后,拿上玩具小铲、小桶到户外练习铲沙与土。 (7)1岁半以后,小儿可以练习系扣子、搭积木、插积塑等。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
宝宝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宝宝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无疑要起到辅助作用,同时,父母还要学习一些宝宝动作发展方面的知识,以做到科学合理的辅助孩子学走路。 一、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0-11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 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 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 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阶段 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
众所周知,人之初,皆赤足。鞋子发明后,赤足才逐渐减少。当今世界,身居城市的人,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鞋。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广大农村,给“宝宝”穿鞋着袜的也不少。培养幼儿赤足走路,貌似“寒酸”,又似复古。然而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近年来正兴幼儿“赤足热”。在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地,约有1/4以上的保育院、幼儿园和小学已这样做了。据观察,推行幼儿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80%以上的幼儿体质增强了,既少患伤风感冒等疾病,又促进身高和体重增长,还大大减少幼儿扁平足发生。如东京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推广赤足走路9个月,扁平足的发病率已从原来的38.6%降至3.7%。 赤足促健康的奥秘,是在于让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受泥土磨擦的刺激,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避免发生平足,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赤着双脚,经常裸露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还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症。赤...
国外有专家对过期妊娠问题作过研究,发现在妊娠最后几周适当地刺激乳房,对避免发生过期妊娠有一定的效果。此时刺激乳房就像给孩子哺乳一样,引起脑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增加,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诱导分娩。刺激乳房一般宜在妊娠38~39周时进行,直至分娩。方法是: ⒈指刺激:孕妇自己用指尖刺激乳头、乳晕以及乳房其他部位,每侧乳房刺激15分钟,然后交换。每次进行1小时,每日3次。 ⒉抚摸乳房:孕妈妈可以自己或由丈夫用手指按摩、抚摸乳房,每次15分钟,每日3次。 ⒊热敷:以湿热毛巾或热水袋贴敷乳房,每次15分钟,每日3次。注意热敷时要防止过热烫伤局部皮肤。 应注意刺激乳房一定要做好清洁卫生,以手刺激者,刺激前要先清洗双手。如果是使用毛巾或水袋的,使用前一定要洗干净,并进行消毒。 避免过期妊娠 你需注意 既然过期妊娠可以给孕妇和胎儿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的妈妈们就应尽量避免发生过期妊娠。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1。记清楚月经来潮日期、周期,以方便医生准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