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汤:把新鲜大鸭梨带皮洗净后,切成小碎块,然后用水煎煮成梨汤,每天给宝宝喝几次,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菊花饮料:把白菊10克放入茶杯中,可加少量白糖,然后用沸腾的开水冲泡3~5分钟,温热后即可给宝宝饮用,具有养阴生津作用。 芝麻木耳汤: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的宝宝。 胡萝卜粥:把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经常让宝宝吃可防止眼睛干燥。 银耳羹:把200克银耳用温水发泡24小时,洗净后放入锅里,加水熬成琼脂状,然后放入100克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就可给宝宝吃,可化痰宁血。 石榴汁:选两个鲜石榴,洗净之后切成小碎块,然后将它捣烂,用清洁纱布绞出汁,直接给宝宝每天喝2~3次,可收敛血管,生津止渴。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核心提示:不少年轻父母晚上睡觉时,总喜欢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间,其实这样睡对孩子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就越大,婴幼儿可高达50%。婴儿若睡在父母中间,成人排出的“废气”双管齐下,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缺氧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使孩子出现睡眠不安、半夜哭闹等现象,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婴儿睡在父母中间,也增加了成人无意中挤压孩子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孩子还是不要睡在父母之间为好。 来源: 妈妈100网
7:30晨起喝250毫升的淡盐水或凉白开水,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 8:30到办公室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喝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 12:30午餐后喝水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14:0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00下班前喝一杯,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这一招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00睡前喝2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才能睡得更好,这样你就完成了每天2100-2800毫升的补水量。
第一步:将妈妈的睡衣穿在宝宝的身上,找到裤子与衣服最合适的连接点---其实就是腰线吧,在衣服的身后做个小记号. 第二步:脱下衣服,将刚才上衣做过记号的地方折成水平线,把裤子的腰线与这条水平线在中间开始缝合,记住只能缝裤子的后半片,前半片不能缝上,否则宝宝的小腿没法钻进去了, 第三步:将裤腿最下面的两个口也缝合上,这样宝宝的小脚丫就不会跑到外面来了,如果上衣有领子,将领子往里翻折,也缝上,这样就不怕领子会跑到宝宝的鼻子上挡住小宝宝的呼吸了 行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睡袋就做好了,袖口太长的话,可以往上卷一点,小手就可以露出来了.最大的好外就是宝宝可以任意翻身,小脚想怎么蹬就怎么蹬,再也不怕着凉了!!!
转: 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坤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陈坤说,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陈坤说,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
1.空调温度有讲究:室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摄氏度以内为宜。另外,空调最好与电风扇交替使用,或是将空调的温度适当开得高一些,同时用电风扇的微风档做调节。 2.风扇不要直对着宝宝吹:风扇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应作摇头旋转,否则会使宝宝体温过低,或使宝宝发生感冒。 3.宝宝一定要穿衣服:再热的天,宝宝一定要穿衣服,不能让他赤身裸体地吹电风扇。否则,冷风很容易从张开的毛孔中吹入体内,导致宝宝感冒。 4.在草席上铺一块毛巾:宝宝直接睡到草席上,汗会粘在草席上,宝宝会感到很不舒服。在草席上铺一块毛巾,不仅可以吸收汗液,还可以缓冲地板或草席的硬度,让宝宝更舒适地玩耍和入睡。 5.别忘了经常为房间换气:在空调房间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室内细菌和真菌繁殖。因此,爸妈们要经常为宝宝活动的屋子换气,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室外气温低时进行,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