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蛔虫症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孩子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吃入腹中,使其感染上蛔虫。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沾有虫卵也会让孩子患病。 得了蛔虫病,孩子可表现为食欲不佳和肚子痛,痛的部位是在肚脐附近或稍上方。痛的时候,孩子喜欢让大人揉一揉。孩子可以因患蛔虫而显得营养欠佳。患了蛔虫,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兴奋不安、睡眠不好、夜晚磨牙、易惊等,个别孩子有偏食和异食癖。蛔虫的蚴虫可迁移到肝、肺、脑等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蛔虫的成虫还有钻孔的习性,可引起孩子患胆道蛔虫或由蛔虫引起的肝脓肿、阑尾炎、腹膜炎等。当蛔虫过多,扭结成团,还会造成小儿的肠梗阻。 蛔虫的寿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饭前便后要洗手,1年内,虫体就可自然从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当然,也可给孩子服药,可用肠虫清或其他驱蛔药。 2、蛲虫症 在孩子3岁以内,如果卫生条件不好,就很容易使孩子患上蛲虫病。患了蛲虫后,由于蛲虫的雌虫在...
水痘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90%发生于十岁以下幼儿,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冬两季最多。多由飞沫传染,传染力强,被传染后有十四至二十一天的潜伏期而后才会发病。 发病初期,有人会有发烧、倦怠感,二三天后皮肤会有小红点,进而长丘疹、小水疱或脓疱等,这些病灶多先发生于头、脸部,再很快地向躯干扩散。 大部分婴幼儿物水痘症状都很轻微,除了轻微发烧或少许皮肤疹(如数颗水疱)外,很少会有系统性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脑炎、脑膜炎等,然而,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小宝宝,家长还是要小心护理才好。水痘的皮肤病灶常会发痒,婴幼儿常会不自主地搔抓而造成破皮甚至细菌感染,处理不当更会留下一颗颗豌豆大小的凹疤。必要时可请医师给予止痒剂及抗生素药膏,以防止宝宝搔抓而细菌感染。 水痘的传染力强,宝宝发病时最好能请假休息,以防止学校或托儿所同学间的广泛流行。当大部分的病灶都已结痂时,传染力就大幅降低了。得过一次水痘后,大部分病患者可终身免疫,只有极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会得二次水痘。近年来,已有水痘疫苗,注射疫苗后,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免疫期,家长可多加利用。
10个月内婴儿容易得肠套叠 所谓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形成肠梗阻。 肠套叠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小儿肠套叠几乎全为原发性(肠道本身无疾病的),尤其是十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处于需要加辅食的年龄,容易因饮食改变等原因造成肠蠕动不规则,从而导致肠套叠。肠套叠的危险在于,套叠肠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可能进一步发生肠坏死,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四大要点,及时发现肠套叠 小儿患肠套叠,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是在家里,家长如何能做到及时发现呢?那就要掌握四个要点,即:阵发性哭吵、呕吐、大便出血、腹部肿块。 1、阵发性哭吵: 阵发性较有规律的哭闹是肠套叠的重要特点,大多数病儿突然出现大声哭闹,有时伴有面色苍白、额出冷汗,持续约10-20分钟后恢复安静,但隔不久后又哭闹不安。 2、呕吐: 哭吵开始不久即出现...
宝宝不爬,有的妈咪很担忧,认为宝宝发育不正常;有的妈咪则无所谓,觉得会不会爬不当紧,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恰当。宝宝不会爬,肯定是有问题,不是妈咪照料上的欠缺所致,就是身体里真的存在着异常。妈咪最好多做一些了解,以便及早把宝宝不爬的原因找出来—— 妈咪照料上的问题 问题一 没有给宝宝提供学爬的机会 妈咪整天让宝宝呆在婴儿床里,或总是被放在推车上,或经常被妈咪背在婴儿背带里,或大多时间在学步车里度过。 问题二 没有为宝宝创造学爬的条件 让宝宝爬行的垫子太软,宝宝根本爬不起来;让宝宝爬行的地方太硬或地毯太磨人,宝宝害怕膝盖痛不敢爬;让宝宝爬行的地方太凉,宝宝不愿接受;让宝宝爬行的席子太滑,摩擦力太小使宝宝没法爬;给宝宝穿得衣服太厚重,或受款式限制(以上衣、下裤为宜),使宝宝爬起来不方便,减低了爬行的兴趣。 问题三 担心宝宝会爬后易引起意外 有些妈咪担心宝宝会爬后,可到处活动,自己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出意外,使宝宝身体受伤。因此,宁愿自己抱着,或经常放在学步车里,也不愿让宝宝在地上爬行。 ...
3个月:宝宝会被突如其来的,过大的噪音吓到。在休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外来的声音吵醒,甚至哭泣。 6个月:如果宝宝听到很响的声音,会去寻找声音的来源,而且还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喜欢自己呀呀学语,咯咯的笑,或是发出长而尖的叫声,吹气或咂舌,而且能说出连续的音节,比如: ba~ba,da~da,na~na等-- 这其实就是宝宝说话前的准备。 12个月:宝宝能掌握一些话的基本意思,还会用身体表现一些基本用语,如再见,谢谢等。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如:爸爸,妈妈等。听到音乐时,还会跟着音乐摆动,甚至咿咿呀呀地跟着一起唱。 如果你宝宝的听力没有达到正常标准,一定要及时带她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决定是否做更进一步的治疗。早期的筛查和干预,可以帮助你确保不让孩子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专家认为一个孩子的语言学习90%以上是从周围听来的,那么你可以做一些事来刺激宝宝的听觉。 1、读书、唱歌、交谈。为你的宝宝选择一本合适的书、或是给她讲你的故事,还可以把你正在做的事简短的告诉她。(如:在你为宝宝洗澡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她:“妈妈在为你洗澡,你要乖乖的。”) 2、解释。当你的孩子关注某些事情时,你要尽可能的向她解释这个事物。告诉他:“小猫和你一样,都是小BABY,它的名字叫咪咪”。 3、模仿。你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声音给宝宝听 – 比如当你看见汽车时,可以对宝宝说:“嘀嘀”! 4、用声音引导。给宝宝一些柔和的音乐,或者将自己的声音录给她听,也可以自制乐器(用勺子敲打不同的器具)。 5、玩具。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段的带声音的玩具。比如:一个有各种动物在内的农场音乐盒,让宝宝用小手触摸按键,按到牛,它就会哞哞地叫,按到羊,它就会咩咩的叫……或者是一个会唱歌的洋娃娃,宝宝用手捏一下娃娃的手,就能听...
蒸汽消毒锅消毒是最简单方便的方式。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最佳处理程序: 先彻底清洗奶瓶、奶嘴和旋转盖 将奶嘴里外洗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70ml的水倒入发热底盘 将奶瓶放进下篮框,瓶口朝下,其他细小配件如奶嘴、旋转盖等可放进上篮框,将上下篮框叠起。盖上 盖子,轻按启动按钮。 当中由水变成之蒸气可达95-97°C,足以杀灭有害细菌。 蒸气亦会从四周均匀地蔓延并进行消毒程序。消毒过程完成后,清毒锅之指示灯会自动关掉。(约12分钟) 蒸汽消毒方法在一般家庭仍未被广泛使用。但数十年以来,医院每天都使用类似的方法消毒器具,成效显著。传统的沸水消毒法会令奶嘴表面黏性和洞孔增加,已经不合时宜了。 使用蒸汽消毒,不但令奶嘴更持久耐用,奶瓶上的图案也能更有效地保存。所有器具都可存放在消毒锅内,既卫生,又无尘。随锅附赠的奶瓶夹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器具,减少污染。
预防龋齿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龋齿的方法有: 1、 增加氟化物的摄入以增强牙齿珐琅质:让孩子使用含氟量合适的牙膏和嗽口水;食用含氟化物的食盐烹调的菜肴和含氟高的海产品、豆制品等。 2、 坚持健康、平衡的饮食,保持足量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牙面的清洁作用。限止糖的摄入。- 从宝宝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采取宝宝能理解的形式,不间断地对他讲解爱牙护牙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宝宝护牙的主动性,便于培养好习惯。 3、预防“奶瓶龋”:牛乳、配方奶、果汁和其它含糖饮料都含有糖,宝宝在吸吮时,他们的牙和牙龈无疑全数浸泡在期间,时间长了易致所谓的奶瓶龋,造成广泛而快速的龋损,所以你可从婴儿期开始就要杜绝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4、 在婴儿期,用干净湿纱布包裹食指,对宝宝牙龈进行清洁和按摩,每日一次;每次吮吸后也清洁一次。这不但能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使牙龈变得坚实,而且能帮助牙的萌出,也利于培养清洁口腔后的舒爽感觉和习惯。 5、 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六个月之内,必须接受牙医的检查和指导;以...
孩子在水中玩耍的时间越长,耳道越容易进水,假如细菌借机进入在耳道内滋生,就容易引发炎症。这种疾病的最明显症状是,耳垂发红、肿胀、触摸时有痛感,耳朵内侧疼痛。 治疗方法 非处方耳部抗菌滴液可消除炎症。同时,为减轻疼痛,可对耳部患处进行干热敷,也可以给孩子服用镇痛药。 怎样保护孩子的小耳朵? 如果孩子的耳朵容易感染,家长应将每次游泳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另外,孩子在游泳时应该佩戴耳塞,游泳结束后应立刻用医用棉球将耳朵擦干。尽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它坚硬的顶端极容易滑进内耳耳道,甚至刺伤耳鼓。 什么情况下应立刻就医? 如果孩子感到耳朵疼痛,但症状又不像是耳朵进水所致,就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确认是内耳感染,则必须接受口服抗菌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