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随父母是一种依恋行为,是完全正常的,随着孩子自主性的增强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依恋过度”、老缠着成人不放的孩子往往比较胆小,或因缺乏安全感,或因缺乏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提供逐步锻炼的机会,不要强行甩开或打骂他们。事实上,造成“依恋过度”的局面,往往与父母的照看方式有关。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不提供让孩子独立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会形成孩子的“依恋过度”。因此,可以说,孩子过度地缠着父母是由于父母过度地“缠”着孩子而造成的。 为了避免或克服这一状况,平时,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玩具、图书或画笔,并提供机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当孩子独自游戏时,父母可逐步地拉大与孩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使孩子逐步适应与父母的短暂分离。 此外,要注意别让孩子形成痛苦的分离经验,因为孩子一旦经历过痛苦的分离,便会增强分离时的焦虑。最常见的痛苦经验来自父母的欺骗。“听话!妈妈出去...
居室通风 习俗讲“坐月子”就要窗门紧闭,以免产妇和新生儿受风,这在夏季尤其不妥。夏季气温高,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把体内热量散发出来,加之新生儿汗腺发育也未完善,也不能通过出汗把体内过多热量散发,若喝水不足,还会使新生儿尿量减少,出现“脱水热”。所以,夏季应保持室内空气正常流通。 不要给新生儿裹得太厚太紧 以免新生儿腑窝、膝窝、臀部、腹股沟等处糜烂。 保护皮肤 新生儿皮肤娇嫩,防御功能较差,夏天皮肤出汗,代谢物聚集较多,容易堵塞汗腺和皮脂腺的开口而生痱子,所以,要勤给新生儿洗澡,洗后在皱褶处,如颈下、腋下、股内侧扑些痱子粉。尿布要勤换,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净,再涂些鞣酸软膏,以免发生红臀。 喂养卫生...
零食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及营养素,我国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占7.7%,膳食纤维18.2%,维生素C17.9%,钙9.9%,维生素E9.7%。 特别关注 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零食,原来也是有营养的,对人体也是有益的。上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预计将在9月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首次为“零食”正名。营养专家指出,儿童通过合理适当吃零食,可以补充充一日三餐中缺少的微量元素。据悉,该《指南》零食分为几大类,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个级别来推荐,下个月该指南将正式颁布。 据了解,零食在我国儿童青少年日常饮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根据调查,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呈总体上上升趋势,尤其在2000年至2004年增...
切忌将食物作为一种奖励,“如果你把玩具收好,妈妈就带你去吃肯德鸡”;或是一种惩罚,“不把玩具收好,以后就不去吃肯德鸡了”。久而久之,孩子会把食物当作一种依赖。 不能用食物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妈妈有事,这里有包小饼干,你坐在沙发上慢慢吃,不要吵闹”。这样很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在情绪紧张或厌倦时就想吃东西的习惯。 不要将食物用作一种慰藉,如,用饼干安慰跌跤的孩子。这可能造成孩子将食物当成安慰物,万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就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 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难免会使用以上方法,这并不说一定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提供好的模仿行为 要记住,孩子往往不会照我们...
【摘自:家庭健康】 近年来,胃、十二指肠溃疡在学龄儿童中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患儿大多数都有偏食、挑食及过量吃零食的习惯,三餐不定时定量,久而久之,使柔嫩的胃黏膜受到损伤。如果再加上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就更容易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
类别:宝宝/全家 生病/用药/就医/接种
|
标签: 就医
|
宝宝:qooboo
|
无评论
婴幼儿应分两次接种 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为止预防流感唯一有效的方法。专家提醒,从保护孩子健康的角度,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据了解,流感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内在病毒株成分已经被“杀死”,因此接种流感疫苗非但不会发生流感,还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流感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至3岁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接种的疫苗剂量和时间同成人和少年儿童不一样。婴幼儿是国家计划免疫的重点,每年都要接种多种疫苗,如果流感疫苗接种剂量不能保证准确,种苗后的副反应会比较大。 所以,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分两次,每次接种的剂量为0.25毫升,两次相隔1个月,家长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疫苗时要格外留心。 据悉,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前。因为,一般流感疫苗注射后需要7-15天才能在体内产生抗体,若是在刚...
北京青年报 从今年3月1日起,甲肝疫苗将纳入政府埋单的计划免疫范畴。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出资1100余万元。最新数字显示,在计划免疫的保护下,目前北京市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由解放初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现在的第10位,死因构成也由原来的30%左右下降到了1%以下。 据介绍,近年来,本市每年接受免费疫苗接种的儿童约有460余万人次。免疫规划的实施大大地降低了本市传染病的发病率。至2007年底,北京市已连续23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病例发生,连续12年无白喉发生。随着乙肝疫苗逐步纳入免疫规划,本市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和乙肝发病率都呈现出了明显下降。2006年的最新调查显示,本市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由1992年的6.01%下降到了3.02%。1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控制到了1%以下。 据了解,北京市1992年和2006年分别将乙肝疫苗及麻风腮联合疫苗纳入本市儿童免疫程序,全部由政府出资免费为儿童进行接种(包括外来流动儿童),并将水痘疫苗纳入免费应急接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