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要点(试行)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7-09

   一、普通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一)皮肤疱疹护理

疱疹较小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出现疱疹破溃者可先用0.25%安尔碘进行消毒,而后涂抹利巴韦林软膏预防感染。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手足有疱疹的部位。

(二)口腔护理

1、勤喂水,以使口腔保持清洁湿润,并达到清洗口腔的目的。

2、出现口腔溃疡可涂抹碘甘油、双料喉风散或喷利巴韦林喷剂等药物;合并细菌感染,可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涂抹上述药物,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溃疡面愈合。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过热食物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

(四)体温监测

按发热患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及末梢循环情况;禁忌衣物、包被过厚影响散热,当出现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注意四肢保暖。

(五)病情观察

1、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疱疹、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大小便情况。

2、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抽搐、呼吸节律改变、咯血性分泌物、皮肤潮湿、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尿量少、血压升高或低血压、对各种刺激反应低下等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二、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由于重症及危重症患儿病情变化快,须对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动态了解患儿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及各系统脏器损害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一)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精神、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大小、是否等大等圆)、面色、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弹性)、尿量等,做好出入量的统计,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二)体温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对于持续高热患儿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注意降温效果,并做好记录。

(三)患儿体位

平卧位时,头、肩部抬高15~30度,呈中立位;侧卧位时,保持头正中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醒患儿应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措施,预防分泌物淤积、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

(五)皮肤护理

检查患儿手、足、臀部和口腔粘膜疱疹及全身皮肤完整情况,保持被褥、内衣、尿布平整、干燥、清洁。建立翻身卡,每1~2h翻身一次,同时按摩受压部位。末梢循环不良时,可给热水袋保暖(水温50℃左右),注意防止皮肤烫伤。严格每班次交接班,做好记录。

(六)神经系统症状的护理

观察意识状态和有无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惊厥的次数、程度、表现,有无呕吐等;有惊厥者,按常规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气道畅通,防止窒息,做好护理记录。

(七)静脉通道管理

确保重症患儿两条静脉通道的通畅,采用输液泵或微量注射泵控制滴速。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液体外渗,并及时处理。

重症患儿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以便监测中心静脉压,并可与血压同时进行动态观察,并随时调整补液量;同时可避免刺激性大的药物外渗而造成局部皮肤坏死。

(八)建立有创动脉通道

上机患儿建议实施有创动脉通道,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并及时抽取血气及留取血标本,避免反复穿刺抽血。

(九)鼻饲饮食护理

每次鼻饲前应先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观察胃管是否通畅及胃内容物情况。

昏迷患儿在鼻饲饮食过程中,如发现胃内有出血时,应暂禁食,并及时告之医师,遵照医嘱应用药物或直接胃内灌注药物止血;待无胃内出血时,再给予鼻饲饮食。

(十)留置尿管护理

患儿发生尿潴留时,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并做好尿道口和会阴部护理。严禁采用人工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十一)气管插管呼吸道护理

1、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须密切观察呼吸机各参数,根据病情给予拍背吸痰。拍背前须先听诊双肺呼吸音,了解肺部情况。拍背顺序依次为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并注意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及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同时预防脱管。

2、吸痰须遵守操作规程。

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指征及痰液的色、质、量。吸痰前、后听双侧肺呼吸音,评估吸痰效果;如痰液粘稠,应加强气道湿化。

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首先使用生理盐水每次0.5~2ml湿化气道,然后拍背吸痰。插管深度适宜,插入吸痰管时应反折吸痰管,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避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痰液量较多时,应适当延长吸痰时间或增加吸痰次数;先吸气道后吸口腔、鼻腔,严禁反复抽吸。每次吸痰时间<15秒,压力<40Kpa。

气管切开吸痰顺序:先气管套管内、然后口腔、最后鼻腔。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负压吸引装置每张病床配置一台,固定使用。每24h更换一套吸引连接管,吸痰管一用一更换。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撤离负压吸引装置时,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做好气道湿化。湿化器加热温度以32℃~34℃为宜,要及时添加湿化液,湿化水须采用无菌蒸馏水。痰液粘稠的患儿,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十二)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根据不同的报警提示,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查找原因,及时解除报警。

(十三)做好死亡患儿尸体料理。采用止血钳等夹取棉球填塞口腔、鼻腔、外耳道、肛门、阴道等孔道,双层黄色防渗尸体料理袋,并缚于标识,运送至太平间,并填写停尸单。注意做好病室、床单位、平车等终末消毒。

   三、建立完善的分级护理巡视制度

(一)门诊观察患儿(门诊留观)

1、按要求做好必要的登记工作。

2、加强多种形式的宣教工作。

3、应做到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填写“门诊留观护理记录表”(见附件1)。

(二)重症患儿实行集中管理,并安置在PICU救治。

(三)根据医师诊断及护理级别,规范实施分级护理。特级护理患儿须床旁24小时监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级护理患儿原则上 15~30分钟巡视一次,二级护理患儿原则上1~2小时巡视一次,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提供“护理巡视记录表”(附件2)供各医院参照。

   四、心理护理

(一)手足口病患儿由于皮肤、粘膜疱疹疼痛、活动受限等,患儿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常常表现为:哭闹、拒食、抗拒治疗等不良心理反应,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需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耐心劝导,稳定患儿情绪,解除家属顾虑,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二)在实施各项操作前,应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语言简洁通俗,易于理解。

(三)保持病室安静,尽量降低各种仪器产生的噪音。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五、护理文书书写

(一)规范书写入院首次护理记录

1、入院方式(急诊、平诊、步行、家长抱入等);

2、入院时间;

3、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4、主要病情:主诉(或代主诉)、体征、症状等;

5、精神、意识、面色有无异常,口唇、甲床有无紫绀、尿量、大便情况;

6、全身皮肤、粘膜疱疹的颜色、数量、性质,有无破损、是否感染;

7、呼吸方式:自主呼吸、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方式:鼻塞、鼻导管、面罩、头罩、呼吸机;

8、护理级别、饮食、卧位,入院后特殊治疗、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等。

(二)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准确反映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护理过程。首次记录应在当班完成。

(三)执行医嘱及时、准确,签字规范,无漏项。

   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规范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二)加强病房管理。卫生宣教,严格限制陪护、探视人数。

(三)加强饮食护理,保证饮食卫生。做好餐(饮)具、奶瓶等的清洁、灭菌。

(四)加强分泌物、排泄物管理。患儿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粪便可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基层不具备条件的单位,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或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与其搅拌均匀消毒。生活污水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如漂白粉等)作用30分钟。盛放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备用。

(五)保持诊室和病室空气新鲜,及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次20~30分钟。采用动态空气消毒设施消毒时,应根据病室体积合理配置消毒机的数量,每日根据诊室和病室人员密集程度及流量,适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时须在无人情况下进行;若有患儿时,应用布类遮盖患儿面部及肢体皮肤,避免发生电光性眼炎、过敏性皮炎。

(六)患儿产生的生活垃圾按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弃置于有警示标识的双层医疗废物收集袋内。

(七)患儿出院后,床单元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床单位(被、褥、枕、垫)使用床单位消毒机进行彻底消毒。

(八)患儿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必须对病室及床单位实施终末消毒处理。

(九)患儿出院家庭指导:患儿用过物品要煮沸消毒(衣服、被褥)或暴晒。

类别:宝宝/全家 生病/用药/就医/接种 | 标签: 政策  日常护理  用药  就医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