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宝宝春捂到何时?(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09-03-31

   
 

 

      这些天真正体会了季节交替的感觉了,气候是忽冷忽热。这不,我们两口子都感冒了。想起公公在世时每到这个季节总会唠叨:“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到了清明才叫真正的春天呢。。。。。。”。所以今儿赶紧跟您聊聊“春捂秋冻”这个老话题,以示年轻的家长们,好生护理小宝宝,因为春天正是宝宝好发疾病的季节。


      那么,春天气候转暖了,为何反倒要“春捂”呢?

      理由一:

      春季和秋季一样是过渡季节,早晚温差较大。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虽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是低于秋季的。如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 春季比秋季低0.6℃。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室内的温度是有一定保守性的,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屋里就感觉有点荫凉。

      理由二:

      从医学角度上讲,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于温度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可导致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全身免疫力下降。而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发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已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了。一旦打破平衡的环境,病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

      “春捂秋冻”这句老话儿,虽然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看来是满有科学道理的。不过咱也要“捂”得正确呦:

      一、把握时机: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小儿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

 

      三、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剎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服应随着气温回升减下来。怎样才算到位呢?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以上四点是我记录BTV的新闻)

       广义理解“春捂”的办法还有:

      1、户外活动。春天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好时机,尤其在北方,家长应带上在家“猫”了一冬天的宝宝走出家门,充分利用大好的时光户外活动(大宝宝可以参加郊游)。而不应局限的理解“春捂”就是单纯的增减衣服,这才是预防疾病的本质所在。活动的适宜度应以宝宝舒适为准,可以掌握:宝宝面部潮红、微汗即可。

      2、“春捂”的重点是腿和脚。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所以,应为宝宝穿上袜子和舒适的鞋。(由于连脚裤不利于宝宝双足的活动和发育,这里建议不穿。)

      3、春天风大物燥,宝宝体内水分丢失较快,应注意补水,以白开水为宜。1岁以上宝宝最好每天清晨喝点淡盐水,即清洁咽部起到防病作用,又能预防便秘。

      4、在日常起居方面,尽量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特别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定时开窗的习惯。

 

      温馨提示:

 

      有些年轻的家长见多识广,中西结合将老话发挥到了极至。秋天很冷也让孩子单衣单裤地冻着。春天中午温暖也会穿很多衣服捂得孩子直出汗。因此要掌握这个度还要多积累一些常识和经验,遵循一定的生活规律,才能真正理解老话的内涵,不然会适得其反,岂能达到防病的目的?您说对吗?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春季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