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给宝宝日光浴知多少(图)

Public qooboo 写于 2010-05-20

 
 
       日光浴,俗称晒太阳。其实它和一般晒太阳大有区别,它有一定的照射顺序、照射时间和卫生要求,是充分利用日光的保健作用的一种锻炼方式。日光包括可见光线、紫外线和红外线。
 
 
       日光浴时,人体受到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综合保健作用,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效能,是一种最好的保健措施。
    
 
       日光浴大有学问,家长要科学地指导孩子进行。首先要选择科学的照射时间。选择照射时间的原则是既避免太阳暴晒,又要获得阳光的保健作用。
 
 
       根据这个原则,夏秋季进行日光浴时,南方多选在上午8、9点,北方在上午9、10点为宜;冬春季节气温低、户外寒冷,多选在上午11、12点气温最高的时刻。每次照射的时间不等,刚开始进行日光浴的婴幼儿,每次1、2分钟以后可随照射次数增多延长照射时间,周岁以上的孩子,每次照射最高可达10~15分钟,进行日光浴的年龄,可从3~6个月的婴儿开始,直到2~3岁时自己会到户外活动时为止。
 
 
       其次,身体接受日照的部位应有一定顺序性。可按背部、胸部、腹部、体侧部顺序进行,不能只照射一侧,日光浴时应避免照射头、面部和眼睛,所以孩子在进行日光浴时,头部应戴上防护草帽和防护眼镜,防止头部暴晒、发生中暑或其他危害。
 
 
       婴幼儿进行日光浴是被动的锻炼,要在家长的直接保护下进行,切不可把孩子放在日光下不管。进行日光浴应选择空气新鲜的户外进行,不要在户内隔着玻璃窗进行日光浴,这种日光浴得不到阳光的保健作用,孩子白白晒太阳,对身体无益。 
    
 
       进行日光浴好处很多。阳光中含有红外线,红外线具有一定热量,对人体发生热效应。照射后对皮肤产生温热的良性刺激,在这种作用下可以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物质代谢功能,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加快血流,增加营养并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预防疾病。另外,进行日光浴,人体对外界气温产生良好的适应,有利于进行体温调节,增强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皮内的T——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它能促进人体对钙质和磷质的吸收与利用,使骨胳和牙齿更好地生长发育,可以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紫外线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杀菌作用,进行日光浴可以利用紫外线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和全身的抵抗力,有利于防病。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加速制造红细胞,可以防止贫血。
    
日光中的主要成份是可见光线,它可以调节精神,增强人的光感和色感能力。通过日光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风湿病、佝偻病、软骨病、贫血、神经衰弱等各种疾病,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太阳常临门,医生莫进门”,这是很有道理的。
 
       宝宝日晒七注意:
 
       不过,昆山已进入秋天,带着孩子晒太阳,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
 
       1.上午、下午都适合
 
       在秋冬季由于臭氧层出现季节性薄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加强,易给人的身体带来不同的损伤。因此,在秋冬季晒太阳也要注意科学选择时段。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个时段比较适合宝宝晒太阳: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这一时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2.要避免中午时段
 
 
       相关专家强调:不管哪个季节,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也可晒一会儿后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    
 
       3.穿多、穿少应灵活
 
       给宝宝晒太阳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尽可能地暴露皮肤。晒太阳时要注意摘掉围巾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让阳光与皮肤亲密接触。
 
       晒太阳时给宝宝戴一顶带帽檐的小帽子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年龄特别小的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阳光中紫外线抵抗能力较差;另外,戴有帽檐的帽子还可以起到保护宝宝视网膜的作用。
 
       4.晒前、晒后不洗澡
 
       崔其亮说,晒太阳时不宜空腹,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因为洗澡时可将人体皮肤中的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减低了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作用。
 
       5.穿红、穿黑有讲究
 
       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装。
 
       6.室内、室外有差异
 
       谭小华提醒,晒太阳若隔着玻璃窗,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隔着玻璃晒太阳就更不足取了,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由此可见,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是不科学的。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在车水马龙的交通干线边晒太阳,以避免吸入过多的汽车尾气,导致铅污染。
 
       7.日晒前后有秘方
 
       服用鱼肝油后晒太阳,鱼肝油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因为宝宝的皮肤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丢失较多,因此,每次“日光浴”后,应多喝些水。
 
       立秋后,气温和湿度都会下降,肌肤的皮脂量及水分含量都急剧下降,易造成宝宝皮肤干燥或者敏感。如果不注意预防,宝宝晒太阳后可能会造成皮肤粗糙,汗腺皮脂腺的排泄减少,形成皮肤龟裂。
 
       此时,应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可抑制黑色素的生产,并有助将已生产的色素还原成无色。 

类别:q○○b○○ 裤袋 | 标签: 户外  


2 条评论
筱美 [2010-05-22 11:01:59]
Thumb

niannian [2010-05-30 23:11:30]
Thumb

添加评论